首页新闻资讯温州原创评论辟谣短信视频智慧微阅房产汽车教育财经居家家电健康育儿旅游书画爱龄图片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智慧经济 > 活动报道 >正文
智慧城市
活动报道
频道推荐
发力大项目,激活新动能!打造浙南产城融合新区
来源:温州日报 时间:2020-11-24 19:46:37 字体:

  温州网讯 今天,放眼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高质量项目密集签约、建设、投产的火热场景目不暇接,处处跳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引领,是行稳致远的重要动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温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蓬勃坚定地表示,该区将坚持“只争朝夕”的精神,精准发力推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集聚大产业,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大湾区滨海新城,奋力谱写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2019年,温州经开区获评全省先进国家级开发区、外贸十强开发区、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奖等荣誉,在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排名48位、位次提升16位,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超2000亿元;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100.57亿元、增长7.4%,财政总收入33.89亿元、增长17.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9.8%。

  改革开放续新篇,创新发展出精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经过28年沉淀蓄势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温州经开区”)砥砺奋发,正以奋斗的姿态扬帆远航。

  厚植改革开放动力 打造高能级新平台

  从曾经的滩涂到创业热土,温州经开区一路吃“改革饭”,走“改革路”。近3年来,温州经开区厚植改革开放动力,聚焦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着力招引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吸引一批国内名企、外贸强企和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合作。如今,温州经开区投资合作“朋友圈”越拓越大,“新朋友”日渐增多、“老朋友”日益巩固。

  今年初,温州经开区抓住温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这一时代机遇,通过快招快建方式落地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项目。尽管正值防疫抗疫关键时段,但项目依然紧张推进不停歇,从签约到首台温州制造的“国产PK体系”计算机整机下线,仅用了不到5个月。亲历该项目签约落地、建成投产的中国长城集团高级副总裁于吉永神采飞扬地说:“我佩服温州经开区的建设速度和热度。未来,中国长城(温州)自主创新基地将辐射‘长三角’地区,带动配套1000家生态企业。”

  今年上半年,在温州经开区“长三角”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温州经开区一举赢得了1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19亿元。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

  放眼温州东部新区发展的壮美之势,恰似“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之景,让人心潮澎湃。

  去年9月,列入浙江省“152”工程的上海嘉定产业园温州园顺利摘牌。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用地面积400亩,预计2022年9月竣工投产。未来,这一产业园将入驻上海及长三角等多家汽车关键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届时形成年产值达10亿元的规模。

  2018年,成功招引落地百威(温州)啤酒有限公司以“绿色智能”为主题的新型啤酒工厂项目。该项目定位为“智能化、数字化百威全球标杆工厂”,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500亩,一期产能60万吨。目前,项目一期400亩厂区初具雏形,车间设备开始陆续进场,预计今年底竣工投产。令人称道的是,该项目在建设施工期间不畏疫情之困,争时间、抢速度,持续两年紧张推进,不仅建出了温州经开区改革开放的“加速度”,还引发了“招大引强”从突破到集聚的“蝴蝶效应”。

  至今,全区先后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个,到位内资29.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9万美元;丰树汽车、欧珑二期、上海电表厂产业基地等一批产业大项目落地,并如期进入开工建设。百威啤酒、长江汽车二期、明泰标准件、奔腾激光二期等一批在建产业大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建成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个,工业投资比重达31.3%,位居全市第一。

  深化改革创新服务 创造一流营商环境

  沃土育得枝叶茂,巢暖引来金凤栖。在对外开放的新一轮角力中,温州经开区以逐步起势的产业集聚区、完善的产业配套、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深深吸引四海客商。

  创造良好营商环境,除了“枝茂”,更要“巢暖”。在今年6月举办的“第二届(2020)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专题论坛”上,国脉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届(2020)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温州经开区荣膺“营商环境十佳政府机构(园区)”。

  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新旧动能转换,温州经开区按下行政审批改革“加速键”。自去年以来,温州经开区不断深化标准地改革,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最长不超过80天、力争70天办毕。通过实施“审批并联+容缺办理”“标准地+告知承诺制”等改革,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1/3以上;创新“标准地+不见面”、模拟审批,为重大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开通“直通车”;推行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实现跨部门“一件事”联办、一次办结;深化“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管理。

  营商环境优劣与否,关键在于创新服务。为此,温州经开区聚焦项目招大引强,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相应成立政策、投资、消费和出口、重大招引项目等12个工作专班,做到牵头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协调,并抽调成员单位人员实体化运作。与此同时,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推出清单化落实机制,对应“6+5”数据指标落实到各专班、各条线、每个项目、每个人。在服务企业中,乐为“店小二”,抱着满腔的真诚对企业项目一对一服务,从签约到开工、投产,全程跟踪负责。目前,全区“一次办结”全覆盖,企业设立手续全面简化。

  营商环境的优化,为中小型市场主体发展培育了沃土。目前,温州经开区市场主体总数已达36,675户,其中企业10,384户。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520户,同比增长9.7%,企业占市场主体比重30.9%,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此外,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推动了经开区区域城市功能提质升级。去年以来,温州经开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大建大美”行动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产城全链融合。截至目前,市域铁路S2线、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和环山东路支线、环山南路、新川大道、通海大道等综合交通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成功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编制规划,发力打造“智慧开发区”;东部排涝、海洋经济总部大楼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势头强劲。

  同时,生态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全区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再结硕果——建成省、市示范小区2个;成功打造“纬十浦·金海湖”“纬十浦公园”,分别获省“美丽河湖”“优质公园”称号;辖区沿河规范排水率达90%,全面完成296公里三级管网排查,改造提升15座公厕;顺利完成金海湖小学、温州大学附属滨海幼儿园(滨海二幼)等5所校园的新建、改扩建;加速打造健康开发区,设立并建设开发区中心医院,建成海城、沙城等2家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

  发力产业登高求新 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重点产业登高求新,着力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这是温州经开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2020年8月19日,温州经开区管委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浙江奥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浙南智能制造产业园“智慧园区示范园”样板项目。三方将在智慧园区、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开展合作,引入优质科技公司、成立浙南数字沃土工厂、共建互联网全国示范区、推进智慧经开区建设。目前,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制造等三大产业招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与嘉定工业区、哈工大、长春一汽四环等投资主体对接的54个项目相继落地。

  按照“十年建成、百亿税收、千亿产值”的经济转型升级总体目标,温州经开区坚持高端发力,全力建设以智能装备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为重点的高能级战略平台。

  占地面积6700亩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发、生产、配套齐头并进,将入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等科研平台,重点投产研发生产智能装备项目,以实现设备制造业应用领域链条延伸的新突破。目前,该园已落实意向投资激光与光电、汽车电子等智能项目14个,总用地面积1220亩,总投资106.5亿元,其中物流设备制造和智能电商产业、智能护理电器制造、智能电力变压器制造、激光设备、降膜浓缩锅等5个项目,正在办理批复手续。这些培育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温州航空产业基地项目,涵盖直升机两个机型整机制造、总成部件、产业链配套等,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

  据介绍,生命健康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规模分别为7800亩、4900亩,重点聚焦食药器械、医用器械与材料、生物制药等生命健康制造业和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智能电子器件、数字经济等前沿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推进数字经济成型成势。

  打造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集聚中心,建立“温州海洋科技创新园”。并将首个科创飞地布局杭州,将其一端深入杭州、链接长三角乃至全球;另一端扎根温州、对接经开区及温州全市,形成相互联动,突破区域限制,实现科技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高效对接。

  在企业攻关国内外尖端技术的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人才团队和创新平台。为此,温州经开区抓住温州市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所的合作机遇,加快培育建设科技企业、大学园区、专业技术孵化器。积极搭建科创平台,与东北大学探索校地人才合作新模式,引进中德研究院、航天云网、浙大网新等三大载体,设立经开区科技(人才)金融服务银行,建立产业学院和微创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新动能从科技创新中来,温州经开区对于人才引进不遗余力,且做到把人才链牢牢建立在产业链上。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培养产业领军人才、产业项目工程特聘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19人,引进院士2人、国千和省千人才2人,已建有国家级工程实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双创平台1个,建立企业研究院23家、企业研发中心156家,设立产业学院3个,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