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学冠出生于文成珊溪桂山的一个贫苦家庭,为了供其读书,母亲含泪卖了一亩五分田,父亲挑着书笼,送他到平阳、泰顺读书。1949年,家中再无力资助他升学,刚读完初一的他被迫回乡。1951年,年仅18岁的包学冠,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血气方刚的他在这海拔千米的偏僻山区参与兴办了第一所小学——桂山乡校。然而这所学校条件简陋规模小,很难满足与日俱增的教育需求,九个班级仅有四个教室,用的是民国的凳子,教师和多数住校生一样,住的是明清的房子;而且随着岁月变迁,这所历经风雨的山区学校也成了残破的危房。
作为文成有名的革命根据地的桂山,办学条件如此之差,使每个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的桂山人都倍感心寒,包学冠也为此多次呼吁解决危房问题而四处奔波。1987年暑假前,有关领导来到该校视察,也被学校的破落景象震惊,于是拍板决策,拨款2万元以兴建校舍。 2万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在交通不便的高山地区建一座550平方米的校舍,仍须发动群众集资。包学冠力挑大梁,奔赴福建、江西等三省一市十九县,募集资金三万余元。多年来,他总是随带着收据和记事簿,边走边宣传。那记事簿的封面已磨损严重,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捐资者的名字和金额,也记录着他的足迹,镌刻着他的青葱岁月和满满的回忆,因而他格外珍惜。
从事教育工作后,包学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学生为友。平日里,他从不放松家访,总是深入学生家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共同抓好学生的学业。他还组织学生成立“自修学习组”,能者为师,他让有能力的同学辅导其他学生的薄弱科目,互帮互学、互促互进,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靠着独特的教学思路和辛勤耕耘,他在这穷乡僻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84年,他们在全县第一个实行民办教师工资统筹,使民师工资及时得到兑现,提高了教学积极性。1985年,他们又在全县第一个开始奖学金制度,规定凡考上大学中专者,分别给予600、300元奖金。多年来,他所任教的班级升学率更是名列全片区之首。他在这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桂山乡小学一教就是四十多年,默默执教、“润物无声”,却没有一丝怨言。他因丰富的人生阅历、宝贵的工作经验、获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在1993年上调至珊溪中学任教。1995年光荣退休。
如今,已退休20多年的包学冠,虽然满头银发,却依然精神矍铄,一点也没有闲着。一得空,他就往乡镇政府跑,主动给他们当参谋,同时也义务当宣传员,镇里抓普及、扫盲教育,他就到各个村里宣传普及。他笑称“这是当教师留下的后遗症”。另外,自从老年大学成立之后,他又重新走上了“三尺讲台”,而街头村文化礼堂则成了他的“新课堂”,备课、讲课又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年来,包学冠和其他几位退休教师组成的讲师团,每周五下午2点都会准时为当地的老人们义务授课,内容丰富,涵盖国内国际时政、养老养生保健、传统人文历史以及思想道德等,而听他们讲课也已经成为了街头村老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听课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已逾92岁。也曾有人问过他,都这么大年龄了,为什么不在家颐养天年,还这么瞎折腾,图个啥?他总是会心一笑说:“他们叫我一声‘包老师’,我就得给他们一些启示;虽然退休了,但依旧离不开讲台,放不下教师这个职业。”(记者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