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化绿色矿山,瓯飞集团这样出招!
温州网讯 日前,在瓯飞霓屿料场智能化绿色矿山指挥中心,整面墙上的液晶屏不停地显示各种画面,摄像头实时监测着矿山的各个工作场所。大屏幕上,矿山人员车辆的实时位置,粉尘实时在线监测,越界开采预警等相关数据一览无余。“项目开工伊始,便建立了一套基于信息技术的矿场工程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以此提高矿山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各施工环节的有效运作。”温州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晓阳说道。
作为全省第二批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试点,近年来,瓯飞集团全资子公司——温州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落实“一号工程”,全面推进矿山数字化建设,利用智能化绿色矿山系统,让传统矿山实现了数字化、智慧化,走出了一条矿产资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温州湾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交通基建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质“原料”。
生态引领,矿山“绿”起来
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洞头区霓屿街道布袋岙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储量约2亿吨,开采区域1.045平方公里,属特大型露天矿山。此前,为保障瓯飞一期围垦工程石料供应,特设立了瓯飞工程专供料场,总共使用石料5800万吨。现在为进一步盘活闲置矿产资源,稳定温州地区建筑石料价格,矿山由专供料场转为经营性料场。在料场建设上,公司以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示范企业”为抓手,扎实推进“安全、环保、科技、精细、规范、廉洁”的料场建设,全面开展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树立料场新标杆。
“开工以来,瓯飞霓屿料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直致力于绿色矿山创建,目前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不仅杜绝粉尘飞扬,还尽可能减少视觉污染。”邵晓阳说,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要求,公司及时组织落实已形成平台的边坡治理与绿化工作,对矿容矿貌、矿山环境进行恢复。在矿区,整个矿山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方法采矿,形成了11个高达165米的边坡,现在已开采完成的边坡,采完一个便复绿一个。
此外,矿山开采过程中严格控制粉尘,矿区运输主干道已完成路面硬化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在运输道路两侧及码头办公生活区种植了香樟、红叶石楠、麦冬等植物;在矿山开采、装运平台安装了雾炮机,并安排洒水车不间断进行洒水降尘;钻孔过程中,干式捕尘器同时开启,或采用湿式钻孔。为了确保措施实施效果,还委托专业第三方每月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测,每季对现场水土保持进行监测,每年对废水和噪声进行监测。同时,指挥中心还能通过系统对粉尘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通过一系列绿色创建和环保措施的落实,料场于2014年顺利通过“省级绿色矿山”验收,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温州市绿色矿山名录库。
数字牵引,矿山“智”起来
在指挥中心内,一块大屏幕就可对矿山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监测,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指着不断闪烁更新的大屏幕说:“现在通过车辆调度与地磅计量系统联动,实现了具有漏计和偷矿预警的智能调度系统;针对开放性矿山,开发出容限时间差调度系统,创新型解决了矿山地磅少计量、漏计量,司机运错标段以及偷矿4大矿山痛点,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支撑智能调度系统的,是分布在矿山的2个全景鹰眼和20个摄像头,不仅仅是监测,还拥有AI识别和预警功能。“我们打造了闭环监测预警平台,形成了人、车、计量、智能安全帽4大闭环预警系统,实现了现场预警喇叭自动语音提醒,同时短信提醒安全员的双闭环机制。”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地质模型、监控视频、系统、数据、场景等密织的这一张智能大网,延伸到矿山的每一处角落,也极大地提升了料场的安全生产水平。
得益于料场的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同时融入瓯飞霓屿矿山生产特色,目前较好地完成了智能化绿色矿山“164”体系建设任务,即建成1个三维地质孪生模型,建成矿山越界开采预警系统、智能卡车调度系统、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矿山粉尘在线实时监测系统、人员车辆实时定位跟踪系统、自动化智能配矿系统等6个系统,建成大数据平台、决策服务平台、智控平台、应用场景平台4个平台。
此外,依据“164”体系,该项目建设了6大地质模型,包括初始模型、现状模型、终了模型、残破层模型、风化层模型、原矿模型。终了模型与无人机模型贴合,用于指导企业避免越界开采,结合创新性研发的边坡越界开采监测预警系统,实现边坡侧越界实时监测,同时也避免了安全隐患;风化模型与无人机的模型贴合,用于指导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开采风化区,当没有风化矿销路时,避免开采风化区,从而免去了堆场形成,降低管理成本和二次装车成本,助企降本增效。
“目前,该项目还在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加强系统融合、数据集成、场景贯通,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争取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验收。”邵晓阳介绍,同时以温州地区首个“数字化、智慧化”绿色矿山之姿,树立好温州料场标杆,打造瓯飞品牌。(记者 王翼翔 通讯员 钱继武)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