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日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共筑“无废温州”新篇章

温州日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共筑“无废温州”新篇章

温州日报 2024-04-30 10:49:00

  温州网讯   自2020年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以来,温州在无废处置能力提升上狠下功夫。引进先进技术、创新危废收运模式、投用固废基础设施……从试点到全域建设,温州朝着建立山海相融、城乡共进、系统集成、精准智治的“无废城市”温州样板,稳步迈进。

  “原来我们不清楚扔哪个垃圾桶,都会问劝导员,她会告诉我们,现在大家都清楚怎么分类了。”在瑞安大厦生活垃圾投放站前,市民王女士熟练地将易腐垃圾和塑料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垃圾桶内。

  2022年,瑞安全省首创“易腐垃圾以奖代补”管理机制,对物业小区、劝导员、住户进行奖励。通过派遣100多名专业劝导员,对易腐垃圾实行直运模式、准确性和满意度考核等措施,记者了解到,这项工作开展至今,纳入试点小区共有118个,生活垃圾由原先的“一桶扔”“一车运”转变为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准确率从50%左右提升至90%以上。

  作为产废的“主力军”,工厂、企业在“无废城市”建设当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温州迭代升级市县两级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全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9家、绿色供应链6家、绿色园区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厂49家、绿色低碳园区4家,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同比下降6%。

  从过去的施肥施药全靠“估”,到现在的跟着“处方”来配比。温州不断推进“肥药两制”改革,进一步加强配方肥代替平衡肥行动,从源头拧紧肥药使用“节流阀”,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连续8年负增长,化学农药施用量亩均下降幅度较基准年下降8.21%。

  废料堆积无用,原料却是短缺型产品。位于龙港的浙江世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生产的再生颗粒主要原材料是PC材料类奶瓶(富光杯)、汽车灯罩、电表壳、阳光板板材等PA材料,而布角、尼龙扎带、纺丝废料等加工后的塑料再生颗粒可用于各类改性新材料产品、石墨烯复合材料、生物塑料等方面。”该公司员工项沙沙表示,公司去年采购废塑料、再生料3332吨,占主要原材料44%。

  把“废”收进来,把“宝”送出去,越来越多的“变形记”在温州上演。2020年以来,温州建成9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模化项目,建筑渣土除杂后“变身”免烧砖和再生路基填料,投入工程建设“发挥余热”。据悉,该类项目合计新增设计消纳能力562万吨/年,2023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量为616.37万吨,同比增长11.17%。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目前废钢铁回收处理年产35万吨、改性塑料年产15万吨以上、再生橡胶年产1万吨以上、再生棉纺纱年产45万吨以上。

  “无害化”处置能力是检验“无废城市”建设的“试金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泰顺县静脉产业园,运到这里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通过“生物干化+智能分选+热解气化发电+综合能源转化与利用”等工艺进行处置,不仅实现无飞灰产生和二噁英近零排放,每年还能发电900万千瓦时。

  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是实现产业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市共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9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重点单位共19家,病死畜禽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厂5家。有了这些无害化处置设施的支撑,2023年,全市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336.76万吨,无害化处置率连续4年保持10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597.2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9.70%。

  温州的小微企业众多,产出的危险废物量虽不多,分布面却广。危废安全转移是“无害化”处置的前提。目前,温州市已建立全覆盖的小微危废收运网络体系,建成投运统一收运单位12个。截至去年底,温州市签约纳网小微产废企业数达到17612家,收运率100%,全面解决了危废收处难题。

  生活生产的源头固废不断减少、再生资源回收量不断增加、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不断增长……未来,温州将继续加大“无废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收集处置体系,推动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争当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排头兵。(记者 张如如)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