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温州网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这一项提出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明确指示,更是对全党同志的深刻警醒。而将造福人民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人民的需要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需聚焦解决好“怎样树好政绩”的根本问题。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必须进一步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
“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更要为人民多做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折射出共产党人的政绩观。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广袤美丽乡村,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山海协作”工程,发挥山海特色资源互补优势,加快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些工程都体现了浙江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实际行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同时,这些工程也彰显了浙江党员干部的正确政绩观,即不以个人名利为追求,而是以人民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标尺。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必须明确容错界限凝聚发展合力
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问责泛化的问题仍然存在,“怕干得越多出错越多”“怕触及矛盾引火烧身”产生了不敢担当、不敢作为心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细化实化“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在具体工作中,应当重点把握3个方面,第一方面,正确用人导向,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第二方面,正确看待干部履职中的失误和错误,一看是出于公心还是源于私利;二看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三看是履行程序还是破坏规则;四看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五看是轻微影响还是严重危害。第三方面,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打好容错纠错、精准问责、澄清查诬、氛围营造的“组合拳”,在狠抓落实中凝聚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合力发展。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应当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一要完善评价指标,提升考核精准度。科学设定考核内容,将干部政绩观的行为特征细化为考核指标,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考察手段,拓宽发现识别面。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深入了解干部。通过“双评”机制、一线考察等方式,考准干部履职用权情况。二要贯穿任职周期,考准任职真表现。全面、历史、辩证、科学地评价干部,建立“新官理旧账”考核机制,从干部任免轨迹中综合分析研判。强化结果运用,树牢选用风向标。增强民生指标在考核中的权重,将民生改善程度纳入政绩考评体系,坚持以考促改、以考促用、以考促建,将考评结果融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强化结果运用刚性,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来源 星海街道 作者 李媛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