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超6成糖尿病患者不自知

超6成糖尿病患者不自知

全市12个县(市、区)设立防治办公室,34.8万名患者被纳入规范管理

温州晚报 2025-11-14 10:17:00

  温州网讯  轻微的视力模糊、经常感到疲倦、经常感到口渴和频繁小便……这些迹象可能被归咎于工作压力或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但殊不知这正是糖尿病前期发出的警告信号。

  今年,温州市登记的糖尿病患者达35.9万人,其中年内新发现患者1.45万人。可喜的是,目前全市现有34.8万名患者被纳入规范管理,这源自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曹高忠的一份提案带来的积极效应。今年温州市“两会”期间,曹高忠提交了《关于构建温州糖尿病早筛防治全链条体系的提案》。会后,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并由市政协领导督办。该提案的办理落实,迅速推动了温州糖尿病防治工作从“被动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

 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 曹高忠

  爱喝奶茶 18岁小伙确诊糖尿病

  “以前总觉得糖尿病是爷爷奶奶辈的病,直到拿到体检报告,才知道自己也躲不过。”18岁小伙小林(化名)看着最新出炉的诊断证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爱喝奶茶、顿顿暴食”,成了П型糖尿病患者。

  而像小林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我们科室日接诊量超700人次,其中日均接诊的糖尿病患者超过500人次,并且年龄段包含从青少年到高龄老人,这几年年轻患者的占比正在明显上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朱虹表示,最近接诊的很多年轻人中,大多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早期症状比较隐秘,难以发现而耽误了治疗。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达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35.2%,但知晓率仅36.7%。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朱虹指着病历本说,“很多患者直到出现脑梗、心梗、失明、尿毒症才就医,为时已晚。一名30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脑梗才被确诊,当时并发症已不可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冠心病等大血管疾病的风险约为正常人群的3~4倍,其患有慢性肾功能损伤、眼底疾病等微血管病变的概率约为正常人群的5倍,而糖尿病患者中的57.9%可伴有一种及以上的并发症,其中14.3%的患者甚至伴有三种以上的并发症。

  “糖尿病可防可治,早期筛查和防治可以有效延缓其发病进程,但大多数人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患病知晓率过低和防治意识薄弱,从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朱虹说。

  早筛防治

  构建高效的防治体系

  “糖尿病作为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尤多。长期高血糖易引发失明、肾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曹高忠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递增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曹高忠将糖尿病早筛防治作为履职新重点。去年9月以来,深入调查研究,查阅和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多次走访相关医疗机构,访谈卫健、医保和民政等相关部门人员,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和期盼。今年市“两会”期间,曹高忠基于广泛调研的情况,撰写并提交了《关于构建温州糖尿病早筛防治全链条体系的提案》。

  在曹高忠看来,糖尿病作为典型慢性病,其早期筛查与综合防治意义重大。根据《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在中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但如果通过科学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阻止其发展为糖尿病。

  对此,曹高忠提出,要构建温州糖尿病早筛防治全链条体系,首先构建早筛普查体系,他建议温州市卫健委整合糖尿病多元宣传渠道,优化传播矩阵,使糖尿病早筛知识与典型案例广泛触达群众,提升民众早筛知晓率。

  其次,健全防治联动机制,建议市数据局、市卫健委牵头,建立全市糖尿病防治与医养结合数据共享公共平台,确保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信息能够在家庭、医疗机构、社区和养老机构之间顺畅流通。同时,建议市卫健委推动设立糖尿病智慧管理中心,整合智能血糖仪、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胰岛素治疗方案管理闭环,借助AI辅助筛查和决策技术等在糖尿病早期筛查的高效性、风险预测的精准性、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管理的前瞻性等方面的优势,助推糖尿病患者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

  最后完善医养结合模式,完善温州市糖尿病防治三级网络建设,强化硬件设施、优化诊疗流程,加强专业知识、临床实践与前沿技术学习,提升基层防治服务水平,构建高效防治体系。

  一份提案

  防治从被动转向主动

  提案交办后,各承办单位迅速行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主办单位,强化统筹协调,各会办单位积极配合。为推动办理工作走深走实,6月19日,市政协领导牵头召开重点提案办理面商会,与会各方深入沟通、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为提案办理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主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牵头和各会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如今,温州12个县(市、区)都设了糖尿病防治办公室,180家慢性病一体化门诊覆盖城乡,分“鼓励探索型”“强化功能型”“基本保障型”,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做筛查。同时,全市建成48家医养结合机构并完成大量医养签约,为患有糖尿病的群众提供集“医疗-护理-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并在医养机构中常态化开展血糖监测和并发症筛查,实现防治结合。

  一份提案的诞生,并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糖尿病防治正从“被动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正如曹高忠所言:“构建糖尿病早筛防治全链条体系,既是落实国家健康战略、提升温州居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温州的必要举措,也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民生福祉的关切所在。”(通讯员 谢施琦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