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来闹村闹春|一杯田野咖啡重构乡村流量密码

来闹村闹春|一杯田野咖啡重构乡村流量密码

温州新闻网 2025-03-20 15:06:00

  温州网讯(记者 张如如)在温州市平阳县闹村乡,连绵的青山环抱中,一座座木屋静静伫立在蜿蜒的游步道旁。推门而入,咖啡醇香与乡野清风交织,三五游客闲坐其间,或捧杯细品,或举镜打卡。这间名为“午逅·觅静”的咖啡馆,不仅是返乡创业者周涵、施荣环夫妇的“诗与远方”,更成为闹村乡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注脚。一杯咖啡作为纽带,将乡村的自然美景、产业活力与政策红利紧密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慢经济”的发展活力。

  一杯咖啡“泡”出乡野新场景

  2025年1月,午逅·觅静咖啡馆在闹村乡山海雾园正式开业。主理人施荣环指着窗外的一片紫云英花苗介绍:“这里原是乡政府打造的公园,我们以‘拎包入驻’模式租下木屋,将自然风景直接变成咖啡馆的‘装修’。”玻璃幕墙外,紫云英随风轻摇,木屋天幕下,露营桌椅与溪流相映成趣。不同于传统咖啡馆的精致造景,这里主打“原生感”——溪水潺潺、原木装饰,甚至保留田埂边的野草,“我们要卖的是风景,不是网红布景”。

  这份理念源自夫妇俩的首次创业。2016年,他们在老家吴潭桥村开启了创业之路,疫情冲击下线下客流锐减。经过对各地乡村咖啡馆的考察后,最终决定将原有场地改造为花园式咖啡馆。

  午逅·觅静咖啡馆是他们的第三家咖啡馆。场景与品质的双重打磨,让咖啡馆迅速“出圈”。凭借高品质的咖啡豆,搭配双份浓缩萃取,日均销量突破百杯的佳绩,印证了游客对品质的高度认可。

  乡企联动“解”开村咖成长烦恼

  “村咖最大的挑战是‘靠天吃饭’。”施荣环坦言,旺季单日营业额可达三四千元,但雨天或花期过后,“鸭蛋(零收入)也是常事”。面对季节性瓶颈,闹村乡的支持成为关键助力。乡政府将协调周边农户种植四季花卉,延长花期,确保咖啡馆四季皆景。 

  “木屋租金优惠,周边的花田有专人打理,我们只需专注运营。”周涵算了一笔账:单店投资控制在20万-30万元,轻资产模式大幅降低试错成本。

  乡村咖啡馆往往因为地理位置偏远,难以吸引稳定客流,但午逅·觅静却凭借独特风景和优质服务,吸引了不少自驾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施荣环有着前两个咖啡馆的成功经验,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开业以来,最忙的时候一天下来能卖出百来杯咖啡,连带着村里的人气也旺了。“以前周末只能去城里,现在家门口就有好去处。” 村民李大妈抱着孙子在咖啡馆前的草坪上晒太阳,这里已成为村民休闲的新空间。

  除了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施荣环更注重通过多元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计划采购闹村优质茶叶,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黄汤茶主题套餐;另一方面在旅游淡季创新推出“日咖夜酒”复合经营模式,并配套星空露营等户外活动,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同时积极拓展农旅融合项目:与农户合作开发农耕研学、萌宠互动等体验业态,与农博馆合作,探索“农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文旅融合“走”出乡村共富路

  一杯咖啡的“涟漪效应”正在显现。午逅·觅静开业后,原本冷清的公园儿童游玩设施、草坪因家庭客群涌入焕发生机;周边农户的季节性美食摆上了咖啡吧台,游客扫码即可下单。甚至有本村青年上门“取经”,计划利用老宅开设民宿。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往回走”,而村咖提供了新思路。

  据了解,闹村乡将在山海雾园引入田园市集等项目,打造小而精的户外消费综合体。“我们积极鼓励村咖、民宿、非遗工坊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助力闹村从‘过境地’转型为‘目的地’。”闹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域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的完成,这里将迎来“流量红利”。

  与此同时,闹村乡的文旅版图正加速扩展。在大施村,东堡丛林越野俱乐部为游客提供全长20公里的山地越野体验,穿越山林、石滩与溪流,在惊险与乐趣中饱览田园风光;南阳村的霂野民宿则以“民宿+文旅”模式成为行业标杆。“一溪两岸”廊桥景观带串联起南阳瀑布、雾缘森林康养基地等景点,形成四季皆景的游览格局。廊桥边新栽的樱花树迎春绽放,粉白花海与古桥相映成趣。值得一提的是,仙姑道院的古琴弹奏为闹村增添了一份文化韵味。游客在此聆听悠扬琴声,感受传统文化与自然风光的交融。

  当下,闹村乡正以“闹春”之姿描绘文旅共富新画卷。从田园咖啡馆到山野越野俱乐部,从樱花掩映的古廊桥到云端白金民宿,多元业态如繁星点缀在闹村山水之间。未来,该乡将持续推进东北特色村寨、状元里康养峡谷、雾乡生态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环南雁荡山文旅产业集群,为“千万工程”写下生动的闹村注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