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际无废日|“无废城市”建设,蒲鞋市在行动:社区“微实践”,引领低碳新生活

国际无废日|“无废城市”建设,蒲鞋市在行动:社区“微实践”,引领低碳新生活

温州新闻网 2025-03-26 08:53:45

  温州网讯(记者 张如如)在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绿园社区,一场“变废为宝”的绿色革命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从智能垃圾分类到“蚯蚓塔”生态实践,从“一米菜园”共享丰收到“零拷”消费模式探索,蒲鞋市街道以居民自治为核心,构建起“无废城市”建设的基层实践样本,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走进绿园社区上陡门十二组团,一座多功能“时尚小屋”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是垃圾分类投放点,更配备了智能监控、洗手台和资源回收区,堪称社区环保的“中枢站”。居民李阿姨熟练地将易腐垃圾倒入指定桶内,笑着说:“以前垃圾桶分散,环境差,现在有了‘时尚小屋’,大家分类更自觉,小区也干净多了。”

  这一变化得益于街道推行的“撤桶并点”模式。社区通过合并分散投放点、升级硬件设施,确保分类垃圾全程不落地,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真正融入“新日常”。更值得关注的是,社区计划将引入“零拷”消费模式,联合厂商推广洗衣液、酱油等日化品的散装销售,减少包装垃圾,让传统“打酱油”焕发新活力。

  闲置空地变身“生态试验田”,一片片“一米菜园”生机盎然。居民认领菜地后,将易腐垃圾转化为堆肥,形成“垃圾—肥料—丰收”的绿色闭环。“菜园旁设置了共享蔬菜台,居民边种菜边学环保边分享,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启动的“一米花园”认领项目进一步延伸了这一理念。明乐小区首批五户“养花能手”将单元门口的绿地改造成主题微花园,吸引了更多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前这里堆满杂物,现在成了赏花打卡地!”居民王叔感慨道。社区通过成果展示、花园评选等活动,让花香与环保理念一同扎根。

  除了绿色种植,社区还聚焦资源高效回收利用。走进“碳秘小屋”,旧物改造工坊、低碳教育展区与“垃圾换积分”活动相映成趣,这里已成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的热门“打卡地”。不远处的“碳秘小院”则通过鱼菜共生系统、厌氧堆肥、蚯蚓塔等技术,将环保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目前,社区已投用200个蚯蚓塔,并与周边咖啡馆合作,将咖啡渣用于堆肥,探索“无废商铺”新模式。

  从堆肥培训到旧物改造,从青少年研学到雷锋日志愿服务,街道全年开展120余场主题活动,构建起“人人可参与”的“无废”生态圈。据统计,蒲鞋市街道通过垃圾分类、堆肥利用等项目,年均减少垃圾量超30吨,资源化利用率达85%。绿园社区更获评省级“无废细胞”示范点。

  下一步,蒲鞋市街道将以绿园社区为示范标杆,进一步推动“无废细胞”培育,拓展“一米菜园”覆盖范围,并联合更多商家打造无废社区,打造更多低碳生活场景,形成全域推进、全民共享的“无废”生态圈。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