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即将启用 城市窗口升级

温州网讯(记者 张如如)作为浙南闽北地区唯一的千万级区域枢纽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温州机场”)始终以建设“智慧枢纽”为目标,持续优化旅客出行体验。近期,温州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将正式启用。该中心通过对交通组织进行全面优化、引入智慧管理模式以及推进多元化产业融合,将为旅客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同时也标志着温州打造“双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智慧引导
构建有序交通生态

过去,温州机场在高峰时段常常出现车道人员集聚、车辆扎堆,难以通行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旅客的出行效率和体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机场推出了“分层分类、智慧引导”的交通优化。
为破解航班高峰时“人车混战”难题,温州机场对T2航站楼交通动线进行全面升级,推行分区域管理模式。
T2出发层:内侧道路供客运班线、旅游大巴下客及通行;外侧道路供社会车辆、出租车、网约车下客及通行,避免车流交织。
T2到达层:内侧道路为客运班线、旅游大巴上客区;外侧道路专供出租车和公交车使用,并配备智慧排队系统,实现“随到随走”。
“通过物理隔离和智慧调度,不同交通方式各行其道,既提升效率,又压缩黑车、黄牛的生存空间。”温州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后航站楼前车辆通行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
室内停车
网约车私家车告别“风吹日晒”
此次机场交通最大的改变当属私家车和网约车停车“接人”。
过去,私家车和网约车“接人”都在T2到达层,旅客找车像在“捉迷藏”,航站楼前限时6分钟通行的规定让现场喇叭声不断,极其影响旅客体验。
如今,私家车和网约车接客将通过指示牌统一进入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形成了“室内为主、露天为辅”的格局,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停车服务。
综合交通中心作为机场陆侧交通的“心脏”,整合了室内外停车场资源,提供总计3090个停车位。目前,已开放A区停车楼1237个停车位,近期即将开放C区停车楼1155个停车位,私家车可在此停车接人。这些车位全部位于室内,旅客无需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停车环境更加舒适,彻底告别过去露天停车场“风吹日晒”的窘境。

新启用的网约车上客区也是温州机场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3月18日,位于综合交通中心A区地下一层的新网约车上客区已投入试运行。这一面积达4172.95平方米的智慧化区域,划分“橙+蓝”双色分区,设置9个上客点,滴滴与高德平台车辆分区分流,液晶屏实时显示车辆到达信息,旅客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从航站楼到上车”的无缝衔接。
产城融合
打造温州“城市会客厅”
作为综合交通中心的“姊妹项目”,“AFC航空未来城”同步揭开面纱。
据悉,“AFC航空未来城”是温州机场集团携手上海绿高公司合力打造的温州全新“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体”。融入了城市文化和环境,创新呈现一个充满文化张力的复合型文商旅体验空间。综合体体量26.8万方,业态囊括办公楼AFC创先中心、“环游里”购物中心、洲际假日酒店、航空总部大楼。
从“人车混战”到“智慧分流”,从单一交通节点到“产城融合”综合体,温州机场综合交通中心的启用,不仅是城市交通治理的革新,更是温州迈向“国际化都市”的重要一步。随着4月的到来,这座“空中走廊”将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书写温州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