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湾首例社工“捐髓”救人 肖建花为生命“续航”

龙湾首例社工“捐髓”救人 肖建花为生命“续航”

温州新闻网 2025-11-14 11:03:00

  温州网讯(记者 张如如)11月14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来自龙湾区状元街道罗西社区的社工肖建花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从2002年首次献血至今,她已献血13次,累计3700毫升。而这一次,她成为龙湾区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专职社工,也是浙江省第129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肖建花是状元街道罗西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工,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在社区工作的四年多里,她以认真负责、热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同事的认可。而今天,她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她对“生命”的守护。

  “我是一名妈妈,更是一名党员,思己及他,我没有理由退缩。”肖建花在接受采访时语气平静。她坦言,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第一反应是“惊讶”,随后涌上心头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份责任感,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4年,她在就职单位组织献血宣传时,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那一刻,我几乎没犹豫,就留下了血样。”她说,那些在网络上看过的、与病魔抗争的患者画面,深深触动了她。从此,她成为中华骨髓库中一名等待“髓缘”的志愿者。

  而这份“髓缘”,在多年后的今天,终于到来。

  肖建花的捐献之路,并非孤军奋战。社区为她安排了15天的公休假,全力支持她的善举。家人也从最初的担忧转为全力支持。“我的两个女儿都非常为我骄傲。”她笑着说。这份来自家庭与单位的温暖,成为她勇往直前最坚实的后盾。

  在入院前,她特意加强了营养,坚持每天晚饭后散步,以最佳状态迎接捐献。尽管在注射动员剂后,她出现了心慌、发热、腰酸等反应,但她始终乐观面对。“现在感觉还好,这些反应都是暂时的,能承受。”区红十字会向肖建花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并非从骨髓中抽取,而是通过注射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再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整个过程类似于献成分血,安全、科学。当天,肖建花捐献约10克造血干细胞,即100至200毫升混悬液,却足以点燃一个生命的火焰。

  在罗西社区,肖建花是居民眼中的“贴心人”。自社区2019年成立起,她便在此工作。面对由14个村居组成的融合型大社区,她主动在微信群公开个人联系方式,方便居民随时咨询。在负责党建工作期间,她尤其关注老党员,定期上门“送学”、关心关爱慰问,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政策与温暖。

  对于肖建花的此次捐献,同事们丝毫不觉意外。与她共事多年的社区工作人员赵欢慈评价道:“建花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事踏实,待人真诚。无论是社区工作还是捐献救人,她只要认定了,就会全力以赴。”肖建花曾多次获评“优秀社工”“优秀两委干部”,荣誉背后,是她对“服务”二字的深刻理解。

  “这次捐献,于我而言,并非壮举,只是一次遵循内心善良的必然选择。”从青葱岁月第一次伸出臂膀的热血初心,到如今为陌生生命续航的生命火种,肖建花用长达二十年的善行,深刻地诠释了何为“平凡中的伟大”。她的选择与坚持,也正悄然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社区内外播下了向善的种子。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