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娃”火出圈!校地协同点燃基层文化“新引擎”
温州网讯 近日,温州市夏季村晚在平阳坡南历史文化街区温情启幕,现场集中展示全市文化特派员工作成果,来自龙湾的说唱节目《咱龙湾·有“特色”》,由区文化特派员张温铄带领的“小龙娃成长营”的学员,以活泼的舞姿、灵动的表现,展现出龙湾基层文化的深厚魅力,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小龙娃成长营”作为龙湾状元街道龙腾社区重点打造的儿童文化项目,其关键在于精准切中社区实际需求,并高效整合多方资源。据了解,状元街道龙腾社区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针对“一老一小”群体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项目应运而生。

张温铄来自龙湾区少年艺术学校,自2024年以文化特派员身份进驻龙腾社区以来,充分发挥其“专业舞者+学校教师”的双重优势,助力打造出“小龙娃成长营”这一品牌项目。该项目聚焦培养儿童社交沟通、文化审美等七项核心能力,为社区文化服务注入了持续而专业的活力。
在实践探索中,“小龙娃成长营” 突破传统社区文化服务单一输送的模式,构建起 “学校 - 社区 - 家庭” 三维联动的文化治理新范式,其创新性集中体现在机制、模式、内容三个维度。
机制创新是项目高效运转的基础。依托文化特派员制度,张温铄成功打破校地资源壁垒,将龙湾区少年艺术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系统性引入社区。学校教师定期走进社区 “雅韵舞姿” 美育课堂,为不同年龄段居民量身定制舞蹈课程 —— 这一举措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又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实践教学平台,实现校地双向赋能,让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发挥实效。

模式创新则让学习更具吸引力与实践性。项目摒弃传统课堂的局限,推出 “小龙娃筑梦研学活动”,借助学校户外实践基地,创新采用 “户外研学 + 小课堂” 双轨教学形式。孩子们走出教室,在自然场景与实践基地中探索知识、感受文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空间边界,让知识学习从抽象走向具象、从书本延伸到生活,真正实现 “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内容创新让文化服务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项目团队深挖社区治理需求与居民生活痛点,将防诈骗、垃圾分类等实用知识与艺术表达相结合。此前,由张温铄带领孩子们编排的原创情景剧《网络骗局大作战》,已在龙腾社区 “我们的村晚” 上精彩亮相。在剧本创作与排练过程中,校地双方共同打磨内容、指导表演,让孩子们在参与艺术创作的同时,轻松掌握防诈骗技巧与环保知识,实现美育培养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统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龙娃成长营” 还形成了可复制、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在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助力家庭减负。项目创新性孵化出 “小森林” 党员社群,通过社群动员吸纳家长志愿者参与社区微治理:从文化活动组织到社区环境维护,家长们成为社区建设的 “合伙人”,有效激活社区内生治理力量;同时,项目以公益形式开展各类课程与活动,大幅减轻青年家庭的家庭教育成本,让优质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家庭,最终构建起 “文化服务 + 社区治理 + 家庭支持” 的可持续文化服务生态。这种既解决文化服务 “最后一公里” 问题,又激活社区活力的创新实践,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化校地协同,让‘小龙娃成长营’成为没有围墙的社区学校,把文化火种传递到每一户家庭。”谈及项目未来,张温铄充满信心。
如今,这个源于龙湾区状元街道的基层文化创新样本,正以其独特的资源整合模式与双向赋能机制,为温州乃至更多地区的基层文化建设提供着宝贵的 “解题思路”。(记者 夏凯南)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