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大量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星火燎原之势遍布华夏大地,为最终革命胜利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异曲同工的事,发生在2013年至2018年的这五年间。平阳16个乡镇113个村庄也以燎原星火之势建立了自己村的文化根据地——文化礼堂。文化礼堂不仅仅是乡村内部的文化载体,更是对外的文化自信,让大家形成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正所谓,彼乡虽有千般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家好,我是来自平阳国税的张忠超,今天就由我带大家走进文化礼堂,说一说发生在那里的平阳故事。
平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华同志曾提出:“一座优秀的农村文化礼堂,必定要培育先进的礼堂文化。这种文化要有对过去的传承,要有对现状的展现,还要能对未来产生一种推力、进行一种引领。”而放眼平阳113座文化礼堂,她们正承载着平阳的历史,展示着平阳的现在,推动着平阳的未来。
先来看看承载历史的凤梅文化礼堂,“你想了解我们村,就要了解和剧;想了解和剧,就到我们文化礼堂来。”梅里村村支书薛师健十分热情地拉着我走进了凤梅文化礼堂,并招呼正在画眉的老艺人陈彩萍给我来了一段和剧经典剧目《断桥》,在断桥的悠悠曲调中,薛书记带我走过和剧400年的文化长廊,并自豪地向我介绍说,“彩萍四十年前可是个名角,有一次在瑞安斗台戏,她一登台开唱,对面看台的观众都纷纷被吸引过来,不到半小时,她这边台下挤满了观众,这让我们这个刚成立的和剧团名声大噪。还有这段她唱的《断桥》,县非遗办领导和专家团来五次,听五次,评价极高,为和剧成功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立下了汗马功劳。”
聊天中,薛书记着重向我提到,是凤梅文化礼堂的建成,才使得和剧最后一脉得以扎根。600平米的文化礼堂,清晨也是热热闹闹的。日复一日的晨练,就是为了能够在每月一次的礼堂演出中给成千的村民完美展示和剧魅力。另外,每月和剧团都会在礼堂开展和剧兴趣班培训,不断增强和剧团后备力量。梅里村正是近两年平阳着力建设文化礼堂“一村一品”特色的缩影。将文化礼堂“嵌入”村庄的传统风俗和独特历史,使文化礼堂更贴近村民的心,让精神家园“活”起来。
凤梅文化礼堂承载着和剧的历史,而同在鳌江镇的厚垟文化礼堂恰恰体现着现代乡村里的美好生活。
黄爱庆(化名)是一个在外经商三十年的老厚垟人,不过他已经好几年没回厚垟村了,回村过年不仅舟车劳顿,而且记忆里的年味也早就变了味儿。打麻将、看春晚、喝酒吃饭,这样的过年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去年腊月,黄爱庆收到了厚垟村村支书林学永寄来的一张邀请函,邀请他一家人回厚垟过年,来文化礼堂看村晚。爱庆带着一丝激动和好奇,爱庆一家重新踏上了返乡的路。
刚到村门口,他就被厚垟村古典大气的牌坊吸引了。走进大门里,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和自然优美的乡村风光浑然天成。绿柳红花、灰瓦白墙,小桥流水、耳边乡音。这样的厚垟,让爱庆难以置信又心生自豪,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村晚节目了。
十二月初五,村晚在歌舞《浓浓乡情》中拉开帷幕,歌舞唱出乡村生活美美满满,跳出邻里关系和和睦睦。鼓词《平阳人》用方言拉近观众距离,长处乡村风采之美,舞蹈《布袋有戏》讲述小女孩接触爷爷手中传统技艺,演绎非遗技艺传承。特别是,当村歌《诗乡厚垟》响起的时候,(背景音乐,厚垟村歌)全礼堂的村民们都站了起来,跟着旋律一起鼓掌、歌唱,在这样的氛围下,爱庆一边哼着歌一边忍不住的落泪,深深地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这几年没回家他错过了太多,但还来得及!以后每年都早点回家!
厚垟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厚垟文化礼堂不仅是村民们精神的栖息地,更能让村民有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重礼仪、立家训、树新风,家乡文化通过文艺形式深深扎根在村民心中,村里凝聚力增强了,乡村气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改变着。
感受了厚垟文化礼堂的风土人情,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萧江的毛家处文化礼堂。这是一座关于“未来”的文化礼堂。
“中国塑编之都”是萧江的金名片,随着塑编产业的兴盛发展,乡亲们的钱包鼓起来了,日子好起来了,孩子们的教育也要跟上。毛家处村塑编企业家们希望通过礼堂引领,鼓励村民重视教育,助推平阳的未来。
去年9月2日,毛家处文化礼堂发起并成立了毛氏文化基金会,奖励毛氏后裔中成绩优异的学子,帮扶家庭困难的学生。
高中生阿国(化名)是基金会第一批扶持对象中的一员。原本阿国一家虽说不富裕,但也是自食其力,和睦温馨。但随着外公外婆的相继病重去世,阿国的父亲抛弃妻子的不告而别,让原本艰难的小家庭雪上加霜。在这样的境况下,孝顺的阿国自愿放弃上学的机会减轻母亲的负担。乡亲们得知阿国家的困难,都愿意给予帮助,因此,阿国在去年9月收到了来自基金会会长毛芳均先生递来的3000元助学金。毛先生拍拍阿国肩膀鼓励他说:“孩子好好读书,不用怕,每学期都有助学金,一直帮你到完成学业,文化礼堂的叔叔阿姨们从此就是你的家人。”
三个文化礼堂,寄托三种不同情感。
传承和剧的凤梅礼堂,寄托的是过去的历史情怀;承载村民美好生活的厚垟礼堂,寄托的是现在的人文风情;助力教育的毛家处礼堂,寄托的是未来的才气豪情。
如果文化礼堂不为民所用,作用于民,那将只是一个华丽空荡的场所,只有充实文化、寄托乡情,才能给予它灵魂,才能让每个村民在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真正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我的平阳故事到这就讲完了,但是平阳113座文化礼堂还在静待大家前往参观,跟着我一起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