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有一个孔子后裔聚集地四甲,村民们提起孔子家谱,有的说“我是孔子第76代令字辈”、有的称“我是第79代垂字辈”……每至周末,不少人喜欢到温州孔庙(四甲文化礼堂)聚一聚,听长辈讲一讲家谱,学一学论语,其乐融融。
孔庙与文化礼堂融合,儒学的传承和丰富
温州现有两座孔庙,一座在龙湾区沙城街道四甲社区烟台村,另一座则在苍南龙港新渡村。走进四甲的孔庙,迎面的大成殿上端坐着孔子像,庄重威严;其上方悬挂着“仁礼松萝”的横匾和“万世师表”的匾额;两侧则是颜子、孟子、曾子、思子四位儒学圣贤像。而四周的石柱、石牌上都镌刻着《论语》中的语句。
据记载,孔子的第四十二代孙孔桧从山东经江苏,来到浙江平阳,于公元924年在平阳定居,后迁往瑞安。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孔子第五十九代孙孔彦爽自瑞安迁居至永嘉四甲(现今龙湾区沙城街道四甲社区),子孙繁衍至今已第七十九代。龙湾四甲社区下辖烟台村、永恩村、永阜村3个村,60%以上的村民都姓孔。
1992年,孔氏族人集资90万元,在孔氏家庙的原址上重建大成殿。2001年当地村民孔令仁带族人前往山东曲阜孔庙认祖归宗。2006年四甲孔氏族人又筹资700多万元,添建厢楼,重修大成殿,于2009年建成了7间二进二轩四合院式孔庙。2013年我市各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进入高潮,肃穆庄严的孔庙也“植入”了礼堂文化。四甲社区工作人员、孔庙志愿者陈春玉说:“孔庙由民间自发建设,宣扬儒学,文化底蕴浓厚,活动丰富。当时社区考虑到孔庙已经成为我们村民的文化家园,所以在孔庙里办文化礼堂更能凝聚人心。”
“文化礼堂的进驻,使我们的活动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孔庙负责人孔令仁介绍,这里已成为我市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温州市儒学研究会的活动和研读中心,各类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
举办各类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我们孔庙里宝贝多,清光绪戊寅年修编和民国丙辰年重修的四甲孔氏家谱就珍藏在此,还有曲阜文物管理局赠送的‘三圣图’、衢州孔庙赠送的‘孔子铜像’、珍藏的四书五经古籍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孔令仁说,庙中还悬挂了孔子世家谱谱系图,“游客们来了,我就成了专业讲解员,为他们讲述孔子家谱的历史情况。”
该庙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祭孔大典,分春祭(家祭)和秋祭(公祭)。其中每年9月28日举行的秋祭尤其盛大。今年9月28日,孔庙祭孔大典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社会各界人士及孔氏族人600余人。典礼上的重头戏就是六佾舞表演。36名女子着汉服扮礼生表演六佾舞,表演者皆是孔氏族人,他们曾赴曲阜孔庙学习该舞蹈。陈春玉说:“2015年起,每年大典我们都要表演六佾舞,现在村民成立了专业的舞蹈队,大家都为能在祭孔大典上表演感到自豪。”
除了传统的祭祀,文化礼堂在发扬儒学文化上更是身体力行。2006年起,这里首开“论语班”,请来教师志愿者上《论语》课,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来学。到2009年改为“孔子学堂”免费开办,学堂以亲子阅读的形式,每周六开班。孔令仁说:“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和家长一起来读《论语》。举办这一活动后,不仅四甲社区的家长会带孩子来,沙城街道外的人员也会赶来参加。”
每年8月份举行儿童入学开笔礼,深受市民欢迎。“2012年起,我们就举行开笔礼,去年有100多人报名参加。”现在孔庙里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了,包括老年大学、成人礼仪班、非遗讲座、儒家讲坛、瓯塑学习班等固定学习活动,春节送春联、重阳节敬老、腊八施粥、端午包粽子等节日活动。
开设爱心食堂,老人可免费用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对孝道极为看重和推崇,四甲孔氏后人也一直在琢磨孝道的教化和传承。2015年,孔庙里兴办了“爱心食堂”,这是为社区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供应午餐而设置的。每天早上10时到中午12时,村里的老人就会陆陆续续地来此就餐。一份餐两荤两素、四菜一汤,由村里的志愿者负责采购烹制。
孔令仁说:“食品采购的经费都来源于村民的捐资,老人、年轻人都会捐钱过来;人手也都是村里的志愿者。现在每天供应六七十份餐点,比较受老年人欢迎。”
71岁的孔祥光和他的爱人既是“爱心食堂”的志愿者,也是食客。“我们退休在家也没事情,还能干得动就过来帮忙了。志愿者轮班上岗,每周一班,三女两男。早上7时去采买食物,中午收拾好才离开。一些老人也会带孙子孙女过来看看、尝尝,和他们讲讲这个爱心食堂。”
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副校长蒋儒标点评“文化礼堂”
那些始终能够凝聚民心的地方,一般都是民间群众认可的地方,在中国农村,这个地方往往就是宗祠。
位于龙湾四甲的孔庙是当地孔氏后人的宗祠,它与文化礼堂的融合正好能凝聚人心,成为乡村传播正能量的平台。我曾多次去过四甲孔庙,那里以传播儒家文化为己任,兴办儒家讲坛、孔子讲坛、国学馆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对普及儒学常识、改善乡村民风具有良好作用。但是在传播国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有选择的正能量的传播。同时,为了将乡村文化礼堂打造成当地村民的精神家园,要在文体活动的设置上更加丰富全面,来满足各个年龄段群众的不同需求,让它不仅仅能吸引老人和孩子,而且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