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王友明:敬业奉献好人

王友明:敬业奉献好人

2022-05-27 17:26:00
浙江大学教授,省科技特派员
入选2022年度温州好人榜

  王友明,男,196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义乌,浙江大学教授,省科技特派员。

  十六年如一日的特派员工作,王友明一直保持“热心、热情、热量”,累计服务文成300次,行程超32万公里,可绕地球8圈,为文成发展肉兔、中蜂、优品土鸡蛋、黄年糕、食用花卉等产业做了大量工作。作为畜牧专家,王友明引进良种种兔10余个,熟推技术10余项,组织培训40场3000余人次,培养科技二传手250余人,现场技术指导1000余次;建立国内首个科技特派员的兔业指导群,结对50余家企业,兔业总产值2.5亿元。他还牵头成立中蜂协会,开展中蜂养殖培训,通过五年时间,文成县养蜂户数量增加6倍,已达1000余户,蜂蜜年产量达90万斤,年产值超7000余万元,净利超4000千万元。王友明创新科技扶贫形式,开拓科技扶贫领域,促成高山蔬菜大棚基地、蔬菜精品园建设、毛竹低产林改造等项目,为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工作突出,先后荣获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5次,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4次,在省科技特派员15周年表彰中荣获突出贡献奖等几十多项个人荣誉,以及国家、省部、市科技进步奖十余次。

扎根大山16年  推动山区共富

  发挥专长,做强文成兔业

  作为畜牧专家,王友明致力于文成当地肉兔产业的发展。他不畏艰辛和路途遥远,每月去文成1—3次,长期驻点,服务农民,大力促进文成肉兔产业发展。在珊溪库区限养前提下,他通过技术提升改造、政策引导,治理了污染,有效地稳定了全县的肉兔产业。现年出栏80万只,产值6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

  王友明常说:“首先一定要经常来农村,经常来了,老百姓需要什么,你才知道;地方产业需要什么,你才知道。我们必须在技术上过硬,跟老百姓学,也请专家过来教、自己不断积累,才能够针对性解决一部分问题。”村民朱应官、朱应武家中因老人多病人多,原本经济条件较差,但他们还是想筹措资金发展兔业。王友明得知后及时跟进,不仅主动出借6万元(无息),更是以数百次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兔场困难。现在,朱应官、朱应武的牧场有笼位3000余个、兔存栏3500只,辅导熏兔产业,成了年可获净利50余万元的“美丽”牧场。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2012年开始,王友明持续扶持农民周国栋的新兔场,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建造了全自动化和零污染生产模式。现在年产值约600万元,利润70余万元,就业十余人。

  勇立潮头,创新中蜂产业

  文成中蜂产业的兴起、发展、壮大,与王友明密切相关。6年前,面对新时期发展绿色畜牧产业的需要和现有畜牧结构的矛盾,王友明提出以养蜂替代传统养殖业,助力农村发展、不让农民失业。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当时文成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成立了文成县中蜂产业协会。

  在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及省科技特派员等共同协作下,以王友明为代表的一批科技特派员广泛开展调研,撰写发布国家团体蜂业标准、创新技术、构建全县统一品牌、建设标准化蜂场和提出SC认证提案;牵头举办研讨会、培训会,推动协会成立和技术推广;争取到“文成县两山资金”500万元支持,中央、省财政200余万元支持;开展了精准扶贫和“998工程”,通过发展蜂业扩大饲养队伍、助力农民增收。

  王友明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穿梭在文成的田间地头,探寻一条百花之路酿就那一份份“甜蜜的事业”。中蜂产业的崛起,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创新模式,助力共同富裕

  王友明说,其工作最大亮点是盘活了文成科技特派员队伍。新同志来了,他会悉心传授经验,介绍好的做法,让他们更快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带领全体队员组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不同学科的科特派在工作中取长补短,积极配合。全县科技特派员仅2016年就发经起各类科技活动20多次,服务7个产业30多家企业,带动产业经济超过2亿元。这样的团队协作解决了不少文成当地农户的问题。桂山的黄年糕远销需要真空包装,但仍改变不了很快发霉的现状。王友明邀请相关领域的教授解决黄年糕的保存难题,又通过改良制作工艺、调整配方,解决了经过杀菌后黄年糕口感不如原来Q弹的问题。如今,在文成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共同努力下,桂山黄年糕的日均产量已达2、3千斤,日均利润近3、4千元。2021年可以实现产值200万元,利润20-30万元,解决就业5-10人,另外间接就业10-20人。

  王友明不仅在畜牧业大力支持文成,他还不断开拓科技扶贫领域。当他了解到桂山一直想发展生态高效种植业后,努力促成高山蔬菜大棚基地、蔬菜精品园建设、毛竹低产林改造等项目,引进标准大棚400余亩,其辣椒产值提高200%,采摘周期延长15%,整体效益提高30%,业已建成一个特色高山蔬菜基地。

  作为大学的老师,他一直关注桂山留守孩童的教育问题,深感大山要改变,必须从娃娃抓起。王友明利用自身优势,在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农民的同时,拓展服务新模式。2015年组建“浙大动科院赴文成暑期支教团”,支持桂山的教育事业。在他推动下,浙大把桂山学校建为长期的社会实践点。他自己还长期资助当地贫困学生。

  “我来自农村,又是农业的科技工作者,我热爱我的行业,更热爱这片热土。”扎根文成农村十六年,王友明不仅积极参与科技扶贫,助力共同富裕,作为外籍非在文成工作人员的唯一代表,王友明连续6次受邀列席文成两会,2022年更是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两会”,共完成提案15个,为文成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其工作事迹在《科技日报》《浙江日报》《科技金融时报》《科技部网站》《浙江省政府网站》《浙江省科技厅网站》《文成电视台》《听科技特派员讲故事》等书报网站电视台上数次被报道。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