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浙江温州民间河长制“前世今生” 民间环保力量“开枝散叶 ”

浙江温州民间河长制“前世今生” 民间环保力量“开枝散叶 ”

中国新闻网 2023-01-03 10:13:42

  “万名民间河长巡万河”活动启动仪式 温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28日电(张益聪)2013年3月,浙江省首届民间水环境保护大会在温州召开,温州河流污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而参与这场“江湖大会”成了民间力量治水的时代记忆。

  时至今日,当初“让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朴素“河长”愿望照进现实。如今,在温州,“五水共治”迎来全域碧水清流,当初的“草根”力量成为更多的“民间河长”,共同汇入温州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享大格局,更因此催生了民间环保力量进一步“开枝散叶”。

  自2016年12月全国开始推行,“河长制”在各地生根发芽、各自芬芳。2019年,温州提出“民间河长”这一举措,鼓励和引导社会人士争当民间河长,主动参与巡河、发现问题等工作,切实推动“五水共治”工作进程,推动形成全民治水格局。

  记者注意到,不同于行政性质河长,民间河长突出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引流“五水共治”的民间力量,同时,还增设了“绿水币”激励机制,增强百姓在环保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瑞安市民间河长协会获评浙江省“最美环保人” 温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温州市累计注册民间河长超35.8万人,开展巡河活动31.9万余次,发放“绿水币”692.8万个,帮助发现问题5047个。

  在积累了大量民间河长工作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民间河长规模化现状,两年来,《民间河长工作规范》经过谋划筹备、标准立项、实地调研、意见征求、专家评审等工作流程,于2022年11月份正式发布,并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全国该领域的首个地方标准,进一步健全民间环保力量共治格局。

  民间河长制仅是温州民间环保力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实,温州“草根”力量参与绿色发展亦有迹可循。

  2017年,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温州市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参与同年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着力创建120个环保组织,汇聚3万余名环保志愿者,打造“百团万人”环保志愿者队伍的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引领温州市环保公众参与事业发展。

  南塘大妈护河队 温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从环保宣教、环保设施入手,截至2022年,联合会已连续4年在温州市范围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公益课项目,面向企业、学校、社区授课共470余场,受众达3.6万余人,并在社会层面开展60余场生态实践体验活动,活化各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面助推温州生态文明阵地建设。

  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南塘大妈护河队等自治模式兴起,成为河湖边另一道靓丽风景线;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楠溪江保护”项目、平阳县海之梦环保协会“海洋保护”项目层出不穷……更多绿色品牌成为温州环保“新名片”。

  南塘大妈护河队 温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此外,2018年底,联合会与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谋划“零污染村”试点工作,次年3月确定选址于永嘉县源头村进行试点,并于2020年全面完成浙江省首个“零污染村”试点创建工作。

  2018年,温州启动小微危废收运试点工作,不仅建立云平台,成立专门协会,还制定一套导则,形成自治、监督双向发力,全面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打通小微企业危废处置“最后一公里”。

  仅2021年,温州市纳网管理的小微产废企业数达16823家,转移处置危废16223吨,提前半年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成为“无废城市”创建的前哨站。

  2022年,《温州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发布,着力危废物减量、处理能力提升、转运能力强化、智治监管谋划,引入“无废亚运”“无废文化”理念,进一步提升社会环保参与感、参与度,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谋求到2025年,创建1500个“无废细胞”,让更多民间力量添绿美丽温州。(完)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